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为何被后世认为名不副实
关于春秋五霸长期以来流传着若干种不同的说法。在关于春秋五霸各种不同版本的说法中有一位饱受争议、名不副实的霸主宋襄公。宋襄公在历史上是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残暴。在伟人的著作《论持久战》中就曾提到:“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到底做了什么事引起后世的争议呢?话说公元前643年春秋首霸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了内乱。
这时宋国国君宋襄公率领宋、卫、曹、邾四国人马打到齐国。四国联军在齐国人里应外合下成功拥立了齐孝公。宋襄公认为自己能干涉老牌霸主齐国的内政说明自己也有当霸主的潜质。齐桓公死后中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老牌霸主齐国刚经历过内乱,晋国作为另一个大国正处于猥琐发育阶段,楚国正集中精力专注于在南方扩张一时无暇顾及中原争霸......在这种局面下形成了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状态。
由于这一时期齐、晋、楚等大国多处于蛰伏状态,所以宋、鲁、卫等中原小国反而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对这些小国而言此后将再难碰上如此良好的发展机遇。宋国在这一众小国这还算实力相对比较强的,加之宋襄公又刚趁齐国内乱扶持了自己的代理人,所以一时间宋襄公还真觉得自己能成为继齐桓公之后又一代中原霸主。可惜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宋襄公也不想想为啥只有卫、曹、邾三个小国响应自己的号召。
此时前霸主齐国尽管整体国力在宋国之上,但此时尚处于国力恢复的阶段,所以无意再继续维持霸主之位。况且齐孝公又是在宋襄公的帮助下才得以回国继位,因此对宋襄公的争霸想法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更令宋襄公自以为天下无敌。得意忘形的宋襄公模仿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这时宋襄公的兄长公子目夷劝谏他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将会是祸患”。一心做着霸主美梦的宋襄公根本就听不进去这种劝谏。
可当宋襄公的会盟请柬发出去后大多数诸侯都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了一边。这时宋襄公也不知道咋想的就派人去联络楚成王。宋襄公派人联络楚成王谈的居然是借楚国的影响力让原先归附楚国的诸侯尊奉宋国为盟主。你宋国跑到人家楚国的地盘上招揽人家的小弟居然还请对方的老大出面帮忙忽悠。话说人家楚国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给你宋国做嫁衣呢?当时鲁国大夫臧文仲对此一针见血评价道:“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这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让自己的欲望符合别人的需求用来招揽迎合别人是可以的,但要想让别人主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纯属白日做梦”。别人一不是你亲爹亲妈,二又不欠你啥玩意,那么凭啥要惯着你呢?当时楚国大臣成得臣也对宋襄公评价道:“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出人意料的是楚成王竟一口答应了宋襄公提出的无理要求:楚成王表示只要宋国召集诸侯会盟,那么楚国一定带着小弟们前来捧场。
宋襄公得到楚国的承诺后就在家坐等会盟日期的到来,可真到了日子才发现楚国以及楚国那帮小弟一个都没来。不久之后陈、蔡、楚、郑等国在齐国结盟。这样诸侯中就形成了两大集团:楚、齐、郑、陈、蔡等国为一大集团,而图谋称霸的宋襄公这边只有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宋襄公被楚国人放了鸽子不说,而且楚国转过头来就和别人结盟了。憋着一肚子火的宋襄公于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
这次齐、楚两大强国的国君都到场了。宋襄公以盟主自居引起了齐君和楚王的不满。在这次盟会上宋襄公又自做主张在没经过齐国、楚国同意的前提下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今河南睢县)会盟诸侯。转眼间盂地会盟的日期就到来了。在到盂地前公子目夷劝宋襄公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不带军队的。既然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宋襄公不带军队赴会。
到了约定之日楚、陈、蔡、许、曹、郑六国之君都来了。这时楚国早就埋伏好了军队。宋襄公和楚成王因为争当诸侯霸主而发生争议。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还趁机讨伐自不量力的宋国。直到同年冬季诸侯在薄地会见时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释放。宋襄公回国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公子目夷再次劝阻他,然而宋襄公却不听。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
郑国方面随即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所以只好从郑国撤退。回撤的宋军在泓水于楚军相遇。这条河故道大约就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以后开始在岸边布阵。这时目夷又说:“可以进攻了”。
宋襄公却说:“等他们列好阵以后再打”。等到楚军布好军阵以后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本人在此战中被楚兵射伤了大腿。宋军吃了败仗后国人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目夷听说这话说道:“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却对敌人讲仁德。令自己的百姓被敌人屠杀又何其不仁也?”千百年后毛泽东主席在点评这段历史时直接指斥宋襄公的仁德是“蠢猪似的仁义道德”。不过宋襄公之所以如此讲求仁德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春秋前期旧礼犹存,所以战争有规则可讲。当时两国打仗要宣战,偷袭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又不能趁着人家有国丧的时候开战。
陈成公死后正准备伐陈的楚军闻丧乃止;晋国的士匄率军侵齐时听说齐丧立刻还军。春秋时期在原则与权变之间的选择并非易事。城濮之战前晋文公向咎犯和雍季问计。咎犯说:“打仗的事诈伪是没关系的,请君用诈”。雍季说:“诈伪虽可得志于一时,却断了后路,请君用正”。晋文公用咎犯的建议打败了楚军,可回来后论功行赏却是雍季在上。晋文公对此给出的理由是雍季讲的是万世之利、咎犯讲的是一时之务。
等到了再后来连晋文公这样的人物也不再有了。孙子的兵法清清楚楚地说要“乘人所不及”,吴子的兵法也明明白白地说“行列未定可击”。当年秦军袭郑路过天子之城的北门仅仅脱去头盔以示敬,而未按礼法要求的那样去甲束兵。当时就有人议论说:这样无礼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那一仗秦人果然打败了,可最后得天下的却是他们。宋襄公所身处的时代正是残酷的务实主义取代理想主义的时代,而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的宋襄公简直像是一个精分病人。
宋襄公之所以被后世有些人视为仁义之君除了上文提到的泓水之战以外还与他的继位过程有关。话说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2年)宋襄公的父亲宋桓公病重。宋襄公在兄弟辈中排行老二,比他大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目夷。可目夷并非正妻所生,所以宋襄公就是嫡长子。宋襄公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本应是继位之人,可他却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
宋桓公把太子打算让位这件事讲给了目夷听。目夷听后不肯接受太子之位并说道:"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目夷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就逃到了卫国。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1年)春宋桓公去世后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即位后封庶兄目夷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宋襄公在位初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确实使得宋国的实力有所增强。
宋襄公也曾率领宋国军队多次出征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可这并不能证明他的军事能力有多强,因为他早年所交手的大多是一些小国。齐桓公在世时宋襄公在外交上一直紧跟齐国。那时宋襄公并没自己称霸的野心,而是积极维护齐国的霸权以求得庇护。等到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开始自我膨胀。率领宋、卫、曹、邾四国联军平定齐国内乱是宋襄公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然而宋襄公一生最大的功业也就仅仅止步于此了。
平定了齐国内乱后宋襄公竟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以宋国的实力游走于大国之间求得自保成为一个中等强国尚可,但奢望成为号令天下的霸主就未免不切实际了。目夷正是基于此才一针见血向宋襄公指出:“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将会是祸患”。实力不足的宋襄公却妄图通过在政治上修行仁义来争得中原盟主地位。这在春秋战国那种大争之世其实是根本不现实的,更何况宋襄公有些表现似乎也并不像他自己标榜得那么仁义。
如果从早年让位这件事来看似乎宋襄公还真是一位仁义之君,可宋襄公干的另外几件事可就一点都不仁义了。早在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没任何缘由就出兵攻打弹丸诸侯滕国并扣押了滕宣公,紧接着又邀请曹、邾、鄫三国国君前往毗邻东夷的次睢社(今山东临沂附近)会盟。鄫国国君因为晚到了一步就被宋襄公当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为了实现自己的称霸野心就不惜拿活人来祭祀。
宋襄公这个时候怎么不讲“仁义”不提“周礼”了?宋襄公为了杀鸡吓猴竟把一国之君给生祭了。难道这是仁义之君干的事?宋襄公的残暴行为不仅没吓住猴,而且还把猴子直接给吓反了。宋襄公见杀鸡没能吓到猴,那么就索性再杀一次猴子给其它猴子看。这次宋襄公选择通过征伐曹国来树立威信。因为别人不服自己就要发兵攻打。这难道也是“仁义”之君吗?宋襄公简直就是一精神分裂症患者。
仁义起来连国君的位置都让;蛮横起来直接拿别人祭天。鄫国国君不过是晚到了一步,可这时宋襄公并不对他讲仁义;楚国与宋国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可宋襄公却偏要在这时博一个仁义之君的虚名。这也未免太过双标了吧?合着讲不讲仁义全凭你宋襄公随心所欲啊。事实上宋襄公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该用仁义招揽人心的时候残暴;在该对敌人残酷的时候却要讲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