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气量小、奢侈、不知礼,孔子为什么还要高度赞扬他?
在《论语》里,孔子说管仲“器小”“不俭”“不知礼”,“礼”是孔子提出的基本行为准则,可是管仲连这个都没做到。但是,当别人问他管仲是不是个仁德的人时,孔子却表示“如其仁”,仁就是管仲那样的!
“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在孔子看来,能够做到“仁”的人,都是最厉害的。那么,他为什么一边批评管仲,一边又给管仲封了个最高境界呢?
孔子评价人是看这个人具体做了什么事,他说管仲“器小”“不俭”“不知礼”,这是因为管仲确实做了相关的事情。但是在孔子眼里,一个人的身上不会只有一个标签,也不会只有坏的标签,或者只有好的标签。
跟管仲所做的功绩相比,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那么,管仲的哪些功绩,让孔子如此推崇备至?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称霸天下,不是单纯用武力攻打,这都是管仲的功劳。
怎么来的功劳呢?
以势压人,以理服人。
管仲在齐国主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发展齐国,让齐国变得强大,让其他国家不敢轻易与之对抗;第二件事,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以华夏文明卫道者的身份,联合诸侯,将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定性为内部纠纷,没事的时候,大家打打闹闹可以,但是一旦外敌入侵,必须一致对外。
说白了,就是用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就跟家长教育孩子,老板管理员工一样,恩威并施,赏罚分明,让诸侯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同时也保存了诸侯国的实力。
孔子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我们早就国破家亡了,咱们这些人早就被北方的戎狄统治了,华夏文明就已经中断,我们也只能跟那些游牧民族一样披散着头发、敞开衣襟,过着落后的生活了。
在孔子眼里,管仲联合诸侯,南阻强楚,北御匈奴,保护了中原先进的文明,他的功绩足以彰显史册,千古流芳。
所以说,即便管仲本身有很多毛病,但是跟保护中原文明相比,那些就都不是事了。当然,要是换一个人,估计会被孔子骂到七窍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