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得民心者得天下”出自哪里?

时间:2024-09-25 10:41:39

“得民心者得天下”出自哪里?


儒家亚圣孟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智慧造福人类。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关爱人民是永远的主题。

《尚书·五子之歌》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从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帝、舜帝、禹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姜太公、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孙子等圣贤流传的智慧中,人民都是第一位的。

这个文化就是关心人民。

凝聚成一句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里呢?

诸葛长青研究发现,这句话出自孔子儒家亚圣孟子。其思想作品《孟子·离娄上》有所记载。

《孟子》原文写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这些话什么意思呢?

诸葛长青认为,孟子这段话的基本意思是:

君王得天下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得到人民拥护就会得到天下;君王得到人民拥护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得到了人民之心,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人民的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人民心里想要的就及时给予,人民所厌恶的就及时预防。

孟子很多话,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譬如:

“仁者无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感谢孟子,给我们留下诸多智慧。

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华国学传统文化,做一名振兴中华、造福世界的人。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