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孙武虽然著有《孙子兵法》,但其临阵指挥水平并不高?

时间:2025-01-20 04:32:14

《尚书·说命》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这则表达知易行难的古训至今仍广为传诵——有许多道理我们都能够明白,并且在理论上能将其演绎到极致,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在军事领域,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这种差距往往会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赵括是一名“出色”的军事理论家,他“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就连赵奢都辩论不过他,但当他亲自统领三军作战的时候,却毫无奇策,既不能临阵退敌,又不能全军而退,最终覆军数十万,为天下笑。

《孙子兵法》是兵书中的经典,其理论水平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宋人苏洵曾在《权书》中提出质疑,他认为比较起来,吴起是军事家,而孙武则只是军事理论家。《吴起兵法》“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写得非常简单,并无特别出彩之处,然而吴起本人却用兵无敌;他能用小国之兵来击破大国,又能用大国之兵来称霸天下。此人历仕卫、鲁、魏、楚多国,哪个国家肯重用他就能够实现国富兵强。孙武则不然,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吴王攻破楚国,而且在这场战争中他的作用似乎并不突出,以至于《左传》里根本就没提到孙武的名字。而吴国在这场战争中先胜后败,并且还犯了三个原则性的错误。

孙武的理论水平很高,指挥能力却存疑

吴楚之战第一阶段:吴人不断侵扰楚国

吴楚发生在鲁定公四年冬季至次年秋季,《春秋》记载说:“冬十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庚辰,吴入郢”,次年夏季又记载说“于越入吴”,这是最原始的史料。

在《史记》里,这场战争的内容写得很简略,使我们难以知晓战争的经过。为此,《春秋通鉴纲目》整合《左传》、《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吕氏春秋》以及《韩非子》等书籍中的有关史料,将整个战事本末梳理如下: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弑君自立;两年后,吴王想要杀死公子掩余和烛庸,二人逃亡到了楚国,楚昭王将边疆的土地封赏给他们,令其侵扰吴国。子西警告楚王说吴国是周王室的胄裔,如今国力蒸蒸日上,楚国非但不与其交好,反而“强其仇以重怒之”,会构成兵端,楚王不听。

同年,吴王阖闾出兵灭亡了楚国的盟友徐国,并伍子胥伐楚的时机是否成熟,子胥认为现在还不宜大规模伐楚,而是要采用游击的策略,不断地侵扰楚国,令其疲于奔命,以后再找机会偷袭。孙武也说:“民劳,未可,待之”,让吴王放弃了大举进攻楚国的打算。

前511年,吴国侵略楚国,取六与灊。十二月发生了日食,晋国巫师史墨预言说:

“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

认为六年之后的十二月,吴人将攻破楚国的郢都,但吴人最终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前508年,不堪吴人侵扰的楚国终于主动出兵伐吴,结果却在豫章遭遇了惨败,楚公子繁被俘虏。

吴楚之战第二阶段:吴人攻破郢都

前507年,楚国令尹子常侮辱蔡昭侯。蔡昭侯在归国途中沉玉于汉水,发誓说:“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于是,他北上中原,向当时的盟主晋国求援,希望能够联兵伐楚。晋国大夫荀寅想要向蔡昭侯收取贿赂,蔡昭侯不予,荀寅便借口晋国方有事于中山,无暇南顾,拒绝了蔡昭侯的请求。

蔡昭侯无功而返,但他仍不死心,昭告天下说:“天下诸侯,苟有能伐楚者,寡人请为之前列!”楚人闻讯大怒,立即出兵攻打这个小国。情急之下,蔡人最终选择向吴国求援。

于是伍子胥对吴王说:“蔡非有罪,楚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认为楚国以大欺小,吴国支援蔡国是正义之举,理直则气壮,伐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吴王于是召集孙武来谋划,说:“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伍子胥和孙武说:“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吴王采纳二人的建议,与唐、蔡合纵,组成三国同盟,发动了伐楚之战。

面对咄咄逼人的三国联军,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与令尹子常谋划应对策略,沈尹戌认为应当分兵两路,由子常领兵沿着汉水御敌、与对人展开对峙,沈尹戌则自间道而出,焚毁敌船,堵塞河道,与子常里应外合,共同夹击,必获全胜。但武城黑史皇却对子常进谗言,说楚人都喜欢沈尹戌而讨厌子常,如果按沈尹戌的战略行事,则破吴的主要功劳都归沈尹戌,子常在朝中恐再难立足。且吴人是木船,楚人是革船,应当速战速决,以免船只破裂。于是子常不用沈尹戌的计谋,选择渡过汉水去与吴人决战,结果三战皆负,子常想要逃走,史皇极力劝阻。

柏举之战

十一月庚午,两军在柏举对阵,吴王的弟弟夫概认为子常不得人心,楚军纪律已乱,军士都没有死战的决心,如果吴军主动出击,楚人必定奔逃,但吴王否决了这个方案。于是,夫概说:“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他擅自率领五千兵马冲击敌阵,结果子常的步卒果然争相奔走,导致整支楚军阵脚大乱;吴人大军继出,大破楚师,子常逃往郑国,史皇战死沙场。

柏举之战取得大胜之后,吴人继续侵入楚国,吴王选拔出五百名勇力的壮士,三千名善走的步卒,组成先头部队,与楚人接连五次作战,一直进攻到郢都城下。吴人围攻郢都不克,有五名大臣以死相谏说:“夫深入远报,非王之利也,王其返乎?”吴王大恐,召伍子胥而问曰:“可以退乎?”伍子胥说:“溺人者一饮而止,则无溺者,以其不休也。不如乘之以沉之。”认为应当让楚国彻底淹死,而不是让它溺水一下就完了,于是吴王继续进攻。

城破前夜,楚昭王秘密出走,楚国父老皆夹道送之。楚昭王哭着说:“寡人不肖,亡先君之邑,父老反矣,何忧无君?寡人且用此入海矣!”父老大为震动,都说:“有君如此其贤也!”于是竞相出击,“一夜而三败吴人”,为昭王出走赢得了时间。

次日,吴人攻破郢都。同时,楚将沈尹戌败吴师于雍澨,但他不幸负伤而亡。伍子胥入郢,求楚昭王而不得,于是发掘楚平王的坟墓,出其尸,鞭之三百。阖闾妻昭王夫人,伍胥、孙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马成之妻,以辱楚之君臣。

吴楚之战第三阶段:申包胥哭秦庭

楚昭王渡过睢水,遇到蓝尹亹正载着其妻儿逃命,昭王向他求救。谁知蓝尹亹却说:“自先王莫坠其国,当君而亡之,君之过也。”弃之而去。昭王只得逃入云中,不想中途被盗贼攻击,又得逃亡郧国。

郧怀想要杀死楚昭王,其兄郧公辛偷偷带着楚昭王奔往随国。恰逢此时吴国追兵赶到,对随人说:“周制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要求随人不要包庇楚昭王,并赂以汉阳之田。随人占卜不吉,对吴人说随国与楚国“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且吴人已经占领了楚国,一个楚昭王又还能有什么威胁呢?于是吴人离去。

当楚昭王流亡随国之时,楚臣申包胥只身入秦乞师,对秦哀公说吴国就像封豕、长蛇一样,既已吞食荆楚,日后也将危及秦国,秦人不应做视不管。秦哀公推辞说:“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申包胥为此依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深受感动,念起了《无衣》,诗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意出兵相救。

前505年夏季,吴师久驻于楚,越人趁机入侵吴国,被吴人击退。秦哀公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命子蒲、子虎率车五百乘从申包胥以救楚。秦人令楚人为向导,先与吴人战,然后自稷而会,共同击败夫概,收复失地。

七月,秦楚联军攻灭吴国的盟友唐国。九月,夫概自立为王,与阖闾交战而败,随后反戈投降于楚,吴国实力进一步被削弱;同月,吴师败楚师于雍澨,但秦师紧接着击败吴师。楚人焚麋而战,于公婿之溪大败吴师,伍子胥说:“彼楚虽败我,余兵未有所损我者。”想要继续作战,独孙武说:“吾以吴干戈西破楚,逐昭王而屠荆平王墓,割戮其尸,亦已足矣。”请求回国,于是吴王阖闾下令撤军,退出了楚国。

十月,楚昭王复归于郢都,楚国亡而复存。

《吴越春秋》记载孙武提议罢兵回国

吴楚之战中,吴人的三大失策

在各种史书的记载中,吴楚之战期间,吴国的主要指挥官是吴王、夫概与伍子胥,并未提及孙武,只有在《史记》、《吴越春秋》等汉代史书中才突出孙武的奉献。无论孙武是否是本次大战的指挥官,吴国在战争期间犯了三个错误,与《孙子兵法》里的告诫自相矛盾,导致先胜后败。

第一大错误:《孙子》云用兵五事,其一为“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要占领一个国家,必须得令其国人顺服,要采用各种怀柔的手段来使百姓与我同心,令其不产生反抗的情绪。楚人厌恶子常,吴人驱逐子常后应重修楚政,安抚百姓;然而,吴人攻破郢都后却大肆虏掠,将领皆争相霸占楚人的妻女,乃至于公报私仇,纵火鞭尸。吴师本是辅助小国的正义之师,结果却成了残暴的侵略者,所以吴人在楚人的反抗下,最终被驱逐;

第二大错误:《孙子》云“夫兵久而利国者,未之有也。”吴师客居楚国,自冬及秋,无日不战,转输疲矣、民力竭矣。又未能捕获楚昭王、绝了楚人复国的希望,至于“去国越境而师”,长期深入绝地之中,时刻都有覆灭的危险。故《孙子》云:“久暴师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遂有秦人之师焉;

第三大错误:《孙子》云:“夫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讨伐一个大国,要采用速战的手段,使其来不及动员全国的兵力。同时要威加四海,令其他国家不敢干涉,只能袖手旁观。吴素为蛮夷之国,不曾威加中原,其盟友也只是唐蔡之类的小国,故而于越敢袭其后,西秦敢攻其外。指挥官料不及此,遂无功而返。

故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孙子兵法》料敌如神,然而孙武指挥作战,犹有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