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交友当交鲍叔牙,管鲍之交谁才是这段友情的维系者

时间:2024-12-19 08:10:59

说起管仲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千古名相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第一位霸主,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众诸侯国的头号强国。然而管仲能有如此大的成功却是鲍叔牙无私的友情成就了他,可以说没有鲍叔牙的支持就没有后来光芒四射的管仲。


管仲和鲍叔牙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了,原因大概是他们两人出身相近,都是其他国家的贵族后裔,在齐国他们就是移民是外国人,为了不受齐国当地人的欺负,这些移民自然就会报团取暖。虽然两人祖上都是贵族,可惜传到他们这一代早已没有了贵族的身份,顶多自称为士人。作为“士”管仲和鲍叔牙都有了读书的机会,管仲才思敏捷见解独到,鲍叔牙一直都认为管仲是个人才对他很是推崇。


年轻时两人一块做生意,基本上都是鲍叔牙出本钱,然而分红时却是管仲拿大头。很多人都说管仲这家伙太欺负人,把鲍叔牙当冤大头了。鲍叔牙却不以为然为管仲喊冤“管仲家里穷,没什么余钱,赚了钱当然要多分些!”这是真朋友啊,现在的人别说朋友就算亲兄弟都要明算账,何况合伙做生意的又有几个能走到最后,基本上都成了冤家。


鲍叔牙就是如此仗义,根本不计较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而管仲对此也习以为常根本就没把鲍叔牙当成外人钱财只是身外之物,哪里有朋友之间的情谊来的珍贵。况且管仲对自己做生意很有信心,结果——屡屡赔钱。对此鲍叔牙不仅不心疼那些本钱,反过来还安慰管仲:钱是王八蛋,今天不赚明天赚。


管仲做生意虽然没有成功却尝遍了人间疾苦,洞悉了民富国强的秘密,在管仲赶着马车走街串巷时“管子”思想也许已经开始萌芽啦。后来管仲放弃成为最伟大推销员的理想,在中国古代商人是上不了台面的,靠着“士”的名头管仲就去当官,然而做了三次官都被上司罢免了,又有人笑话管仲根本不是当官的材料,好朋友鲍叔牙又出来给管仲喊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夷吾那是没有遇到真正慧眼的伯乐!”


鲍叔牙就是这样够朋友,仗义疏财也罢了还能慧眼识英才,怎么能不让管仲敬佩。当管仲三次参军打仗三次逃跑时,世人无不鄙夷其贪生怕死,而鲍叔牙立刻跳出来维护管仲“管夷吾岂是如此不堪之人,只因为他和老母相依为命,若战死沙场谁来尽孝,他是大孝子啊!”


管仲就是在鲍叔牙一次次的维护下才没有被众人的唾沫给淹死,他握着鲍叔牙的双手感慨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其实管鲍之交远远不是所谓的生死之交那么简单,不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就是真朋友,朋友间最重要的是理解和信任,鲍叔牙无疑是最好的交友对象,他也是这对友情的维系者,因为鲍叔牙没有说过“知我者管夷吾”这样的话,他理解管仲胜于理解自己,所以他不在乎管仲是否也一样理解自己,而管仲呢,他能说出“知我者鲍叔牙”这样的话就看出他是十分在乎这样的一位知己的。古人就说“士为知己者死”,管子也有这样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