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宫之奇的劝谏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2024-12-29 08:09:54

《佐传.僖公五年》战国时,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这是《左传》中记载的宫之奇谏假道的故事。遗憾的是,虞侯未听,遂给后世留下了“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宫之奇之谏何不被接受?是他的道理缺乏说服力吗?显然不是。当虎狼之晋提出要假道,宫之奇三番诤谏虞侯,先论势,次论情,再论理,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反复论证了寇不可玩、亲不可信、神不可依的道理,可谓论据坚实,分析透辟,很有说服力的了。只要稍微明智一点的国君,自然会悟出其中利害的。然而,虞侯终究“弗听”。


分析宫之奇说服失败的原因。后来人们的分析,颇有看点。晋献公策划假道时,曾担心精明的宫之奇识破其谋,但晋国大夫苟息却不以然,他认为,“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心里明白)而懦,又少长于君(从小在虞侯那里长大)。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果然,事实证明了苟息的这一判断。


虞亡的结局,撇开虞侯昏庸不论,就宫之奇的劝谏本身估价来看,有一教训极具现实意义,这就是向领导者提意见建议,也需要境界和担当。人再精明,道理再有说服力,但如果“懦则不能强谏”,没有一定的胆量和勇气,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往往也是难以奏效的。虞侯拒谏,宫之奇并没有一意坚持,而是马上“以其族行”,携带家族弃国他奔,可见他从根子上就缺乏与国家患难与共的胆识和决心。这样的人,既不可能强谏到底,更不能指望他关心时候担起更重的重担。


由是,不禁想起了汉相张良的一个劝谏故事。

秦末,刘邦率兵破咸阳,入秦宫,见宫室帷帷,富丽堂皇,美女珍贵,不计其数,打年轻时就无赖的他,不想离开了,意欲留住宫中。大将樊哙得知消息,气冲冲地赶来责问:“沛公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当富家翁?此宫中所有,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愿沛公急还霸上,勿留宫中。”正在享受中的刘邦大为反感,不听。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军师张良又进谏了。不过,他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他联系秦亡的教训说:“只因秦王贪暴,不得人心,您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我们既然为天下除去暴君,理应以俭朴为本。现在刚进咸阳,若又像秦王一样享乐,岂不等于‘助纣为虐’?”针对樊哙的劝谏,他指出:“‘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您听从樊哙的话。”


经张良这一提醒,刘邦幡然醒悟,当即退出秦宫,还军霸上,从而揭开了楚汉争战的序幕。


张良的劝谏成功,后人若干解读都把视点放在了讲究表达方式上。实际上,根本在于张良的胆识和担当。知道刘邦不听劝谏,仍然进谏,是为有胆;知道樊哙劝谏失败,仍然知难而进,坚持进谏,是为有当。与宫之奇相比,除去“君轻之”有别,张良敢于担当,也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