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晋文公重耳流亡和称霸

时间:2025-01-01 09:10:09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武公十九年(公元前697年),重耳出生 ,他是晋献公和狐姬之子。他自幼喜好结交士人,到十七岁时,已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在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重耳就已长大成年。公元前677年,晋献公继位,重耳已二十一岁(虚岁)。晋献公时期,骊姬受到宠爱,她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嗣君,于是派人劝说晋献公让申生、重耳等离开国都。于是,献公让太子申生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屈地。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骊姬进一步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自尽。骊姬又开始诬陷晋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后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晋献公因重耳与夷吾两位公子不辞而别而大怒,认定他们有阴谋,于是就派公使勃鞮去讨伐重耳,重耳只得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重耳首先逃到了他母亲的故国——狄国,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 娶了一个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后来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饥饿,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顿时火冒三丈,让手下的人去教训一下庄稼人。但随从中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是一个好兆头啊!”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下一站他们又到了齐国,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齐桓公送了他20辆马车,并许配了宗族之女齐姜给重耳。重耳在齐住了五年,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慢慢忘记了自己的鸿鹄大志,也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重耳在齐国的妻子齐姜认为重耳是做大事的人,于是就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走了很长的一段路重耳才醒来,一弄清事情的真相,重耳大怒,拿起戈来要杀舅舅狐偃,幸亏没有成功,慢慢的重耳平息了怒气,继续前行,下一站来到了曹国。重耳到了曹国,曹共公无礼,听说重耳是骈胁(胁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属生理畸形),便想偷看。重耳生气的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被楚军打败,在泓水负伤,听说重耳贤明,就按国礼接待了他,向重耳赠送了八十匹马,宋国司马公孙固与狐偃关系很好,就对重耳他们说:”宋国是小国,又刚吃败仗,不足以帮你们回国,你们还是到大国去吧。”重耳一行人于是离开了宋国。到了郑国,郑文公对重耳却没有以礼相待。于是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隆重地欢迎他们,并用国君的礼节接待他们。一天,在宴席上,楚成王半开玩笑地问重耳:“如若公子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呢?”重耳笑着道:“大王的恩惠是无法用金银财宝报答的。托大王的福,如若我回到晋国执政,我要让两国和睦相处,一旦两国为各自利益发生争斗,我晋国军队将退避三舍,以报答大王的恩德,这就是后来著名的 “退避三舍”的故事。不久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楚成王便顺水推舟地送重耳一行人去了秦国,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秦穆公送给重耳五个女子,还设酒宴招待。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一进入到晋国,形势马上就转变了。很多城邑就投奔了重耳,表示拥护重耳。在这样一种大势之下,晋怀公(晋献公的儿子)的死党,吕甥,郤芮,虽然掌着兵权,也没办法,只好率着晋国的部队出来迎接新的君主。重耳回到了都城,朝拜了祖庙,继位为君,称晋文公。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当时,与晋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必须向南扩展疆土,非与楚国交锋不可 。

公元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实际上是诱敌深入,在卫国的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

晋文公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狄国、 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8个诸侯国,一路上有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一大批文武精英追随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介子推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为纪念介子推产生了“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