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副总理,享年87岁,儿子是反对三峡工程的黄万里
今天我们来说一位著名教育家的故事,他有多重身份,不仅是教育家,而且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与民主人士,他的名字叫黄炎培。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曾担任副总理以及轻工业部部长等职务,是新中国的副国级干部。那么,黄炎培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黄炎培出生于1878年,江苏省川沙县人,在黄炎培十几岁的时候,他就父母双亡,黄炎培也只能寄住在外祖父家中。黄炎培的外祖父是个知识分子,少年时期的黄炎培曾跟随外祖父读了一段时间书,接受了系统的国学教育,不过,迫于生计,不久后,黄炎培就成为一名私塾老师,开始教授学生。
黄炎培颇有读书天赋,189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了松江府的秀才,1902年,黄炎培又考中了举人。中举人后,黄炎培便返回家乡,开始兴办小学堂,为家乡培养知识分子。也是在家乡办学期间,黄炎培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逐渐产生了反清思想。因为反清,黄炎培曾被清政府逮捕,差点被砍头,还是在外籍牧师的帮助下,他才顺利逃出生天,并前往日本避难,一年后才再次返回,继续兴办学校。
1905年,黄炎培在蔡元培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开始参加反清活动,清政府灭亡之后,黄炎培被任命为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在这之后,黄炎培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兴办了很多学校,培养了大量进步人才,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黄炎培的教育理念非常先进,比如他提出“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实用教育理念,同时还开办了中华职业学校,对发展职业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大革命运动的进行,黄炎培认识到单纯靠教育不足以救国,他转而投身革命,并且创办报纸,宣传革命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宣传革命思想的黄炎培也遭到蒋介石的通缉,他躲避到大连,在大连生活了一段时间。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东北沦陷,黄炎培也离开大连,返回上海。那段时期,黄炎培创办了《救国通讯》杂志,在上海积极宣传抗日思想,推动抗日救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炎培也跟随国民政府转移到重庆,此后他继续宣传抗日,并支持两党合作,做了很多有利于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全面内战爆发后,黄炎培主要生活在上海,远离了政治场合,他曾自嘲在上海“卖字为生”。那段时期,黄炎培反对内战,他也被国民党特务盯上,在这种背景下,黄炎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避难。
1949年2月,在我党的保护下,黄炎培经过香港返回大陆,此后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建国后,黄炎培被任命为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成为新中国的副国级干部。晚年的黄炎培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65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培养了好几个优秀的儿子,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曾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黄万里。黄万里还是我国的水利专家,他曾反对建设三峡工程,认为建设三峡工程会造成泥沙淤积河道,从而不利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