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古代水战兵法的开创者-伍子胥

时间:2025-02-22 00:47:32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又名贠(yùn),字子胥,春秋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春秋时期军事家、谋略家、吴国大夫。以封于申,也称申胥。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伍奢之子。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春秋后期楚平王因听信谗臣费无忌之言而冤杀了楚国忠臣伍奢全家,只有伍奢次子伍子胥在申包胥等人的帮助下才侥幸逃过一劫。后伍子胥投靠公子光(阖闾)门下,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成为了吴国重臣。伍子胥策划刺杀吴王僚,前514年,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成功。公子光继立为吴王,伍子胥官至吴太宰。前512年,提出将吴军分为三部轮番攻楚的建议。吴王阖闾九年(公元前505年),以孙武、伍子胥为将,出兵伐楚。前506年,与孙武等人在柏举击败楚军主力,长驱攻入楚都郢(yǐng)。

然此时楚平王已薨,楚平王之子楚昭王也已逃离楚国。伍子胥为泄私愤,便令人掘开楚平王坟墓,并怒鞭楚平王尸体三百下以报仇雪恨。前496年,反对吴王夫差放回勾践的做法,但是没有被采纳。后规劝夫差不要攻打齐国,因夫差取得艾陵之战的胜利,所以渐渐被夫差疏远。前484年,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伯嚭(pǐ)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死后尸体被投入钱塘江。

伍子胥的经历不仅见诸《左传》《史记》等史书,更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江浙地区民俗、信仰的一部分。伍子胥自古以来就被江浙百姓奉为“潮神”。



伍子胥是古代水战兵法的开创者,在中国兵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水战兵法》。其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了较大贡献,主持开挖了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既避免了吴地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对当地百姓的生计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明朝哲学家、思想家李贽评价伍子胥:“伍子胥绝孝纯忠,惊天震地,楚之烈也。”清末梁启超则称赞说:“伍子胥智勇深沉,真一世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