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春秋战国之伍子胥之死

时间:2025-02-06 03:27:56


伍子胥身负国耻家仇,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最后终于杀回故乡,灭掉了自己所有的仇人。在伍子胥报了家仇、壮大了吴国之后,正想继续助吴王夫差统一霸业之时,却因小人的算计,受到了吴王的猜疑。吴王接受越国的讲和,这一做法受到了伍子极力反对,伍子舜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他的灭越主张。

在夫差得知伍子胥把儿子寄放在齐国的事后,立即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的罪名,赐伍子胥以“属镂”之剑,迫使其自杀。

一、避祸出昭关

公元前522年,楚国正是楚平王执政。楚平王听信费无极的谗言,娶了太子建的未婚妻为妾,造成了父子两人的矛盾。终于在费无极的建议下,楚平王要废掉太子建的太子位。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废太子的事,就先把伍奢叫了回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结果被关进了监狱。

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迫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背,从楚国逃了出来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和太子建、公子胜一起逃到了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惧怕楚平王的势力,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妄想夺郑定公的权,事败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再次逃走,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并且还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严加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起来怕被人见到,晚上才敢出来赶路。一路奔波,他们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二人发现关上的官吏对来往的人盘查得很紧,只好分开逃命。

伍子胥过不了关,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后来,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他很同情伍子胥的遭遇,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热请款待。

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很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人途住了这个假伍子晋,以为人已落网,盘查得就不严了。而那个真伍子晋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顺利地混出了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日夜不停地往前赶路。这一日,前面有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渔翁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上的宝剑,交给老渔翁,说: “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以表我的心意。”老渔翁一见,生气地说: “你以为我渡你过江是为了钱财吗?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连这样重的赏金、这么高的爵位都不贪图,难道会要你这把宝剑吗?"伍子胥听后惭愧不已,连忙收了宝剑,向老渔翁赔礼,告辞离开了。自此开始了他在吴国几十年的政治军事生涯。

二、阖闾称霸

伍子胥是为了替父兄报仇才到的吴国,他本是想借兵伐楚,不曾想卷入了吴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当时吴国国内吴王僚和公子光不和,公子光一心想夺取王位,伍子胥就向公子光推荐了勇士专诸。五年以后,楚平王死了。当初,平王从太子建那儿夺来的秦国美女生了一个儿子叫轸,等平王一死,轸竟然即位,这就是昭主。吴王僚趁着楚国办丧事,派烛庸、盖余二公子领兵袭击楚国。楚国出兵切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使吴军不能回国。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就命令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知道伍子胥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即封其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与此同时,他也重用了一位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孙武。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的几个小国,吴国的实力大振。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并一直打到它的都城郢。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见大事不好,早就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在盛怒之下刨了楚平王的坟,拖出他的尸体,鞭打了三百下才停手。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去对伍子胥说: “您这样报仇,太过分了!我听说: ‘人多可以胜天,天公降怒也能毁灭人。'您原来是平王的臣子,亲自称臣侍奉过他,如今弄到侮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伤天害理到极点了吗!"伍子胥对来人说: “你替我告诉申包胥说: “我就像太阳落山的时候,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要逆情背理地行动。”于是申包胥跑到秦国去报告危急情况,向秦国求救,秦国不答应。申包胥站在秦国的朝廷上,日夜不停地痛哭,他的哭声七天七夜没有中断。秦哀公同情他,说: “楚王虽然是无道昏君,有这样的臣子,能不保存楚国吗?就派遣了五百辆战车拯救楚国,攻打吴国。六月间,在稷地打败吴国的军队。正赶上吴王长时间地留在楚国寻找楚昭王,阖闾的弟弟夫概逃回国内,自立为王。阖闾听到这个消息,就弃楚国赶回去,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兵败,跑到楚国。

又过了两年,阖闾派太子夫差领兵攻打楚国,取得了有利地形番地。楚国也许是吸取上次的教训,或许也是害怕吴国军队再次大规模的进攻,就离开了郢城迁都都邑。在这个时候,吴国用伍子胥、孙武的战略,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镇齐国、晋国,向南降服了越国。此时的吴王也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君王。

三、力谏吴王灭越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想趁老越王允常去世之机攻打越国,意图收服越国。年轻的越王勾践抱着必死的决心,鼓舞士气以哀兵的姿态激昂抗敌。勾践在袭击吴国军队未果的情况下,诱使阖闾率小股禁卫军贸然出击,勾践又在阵前安排死囚自杀来震慑吴军,在吴军还没有缓过神的时候,勾践率军发动猛烈攻击,慌乱中阖闾中箭受伤在撒军途中去世。从此两国结下了深仇大恨。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伍子胥的辅佐下日夜练兵。两年后,夫差准备率军南下,报杀父之仇。勾践得到情报后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准备先发制人,把战场放在吴国境内,在吴军尚未越过边境时,打吴军个措手不及。这一冒险的建议遭到来自楚国的军事顾问范蠡、文种的反对,但由于此时两人尚不为勾践所信任,再加上勾践年轻气盛,最后还是贸然出击,由海上乘船出发向吴国进军。


夫差在得到越军进发的消息后,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将大军布防在吴国境内的平原地区夫椒,派出小股部队引诱越军深人,准备在夫椒地区对越军发动歼灭战。勾践知道越军的军事实力远不如吴军,必须速战速决,拖延时间对越军不利,因此也就造成了急于求战的心理。急于寻求吴军主力作战的越军在取得小规模战役的胜利后,就在夫椒陷入了吴军的包围圈。在夫椒一战中,越国的主力军团全军覆没,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下逃回越国。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越国国土大半沦陷,勾践被迫放弃京都,带领仅剩的五千士兵撒到会稽山据险防守。

伍子胥派兵将会稽山团团围住,切断了越军所有的粮食和水源供应,准备彻底消灭勾践的残军。越国派大夫诸稽邺到吴王军中求降,伍子胥以必报先王阖闾被杀之仇为由,力谏夫差拒绝越国投降,越国的第一次求和失败。

文种又带着贵重的宝物敬献给太宰伯嚭请求他从中帮忙,说越王把国家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吴王夫差打算答应,但伍子胥不同意。他深知越王勾践并不是卑躬屈膝的人,只是想蒙混住吴王,留存住国家。伍子胥又劝吴王说: “勾践做人能含辛茹苦,再加上范蠡、文种这班良臣,一旦他们归国图强,那会长期为患于吴国的。如今,大王要是不一举歼灭他,今后一定会后悔的。”

伍子胥利用地势和现在的状况分析将来的情形,费尽心思劝谏吴王。正当吴国君臣争议未决之际,接受贿赂的太宰伯嚭起了关键作用。他对夫差说:“古来攻人国家,无非是使人家降服而已,现在越国请降,纳贡称臣,还有什么要求呢?”他又引文种朝见吴王,一面说好话,一面委婉地威胁,说越国万一得不到吴王的宽宥,勾践将会杀妻灭子,销毁宝器,用这剩下的五千士兵和贵国拼个死话。如此,吴国不会有什么利益只有损失。一番软磨硬泡,使已经开始骄奢自满的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建议,终于首肯了这个和议。

伍子胥叹道: “这是养虎贻患啊。越国将会发展国力,训练军民,二十年之后,吴国就会亡于越国了!"公元前492年,也就是勾践五年,根据吴越双方和谈的条件,时年28岁的勾践带领他年轻的妻子到吴国为奴。

四、因谏丧生

夫差认为越国小,这次会一蹶不振,不足为患的。同时,他也被越国人的甘辞厚赂所迷醉,一心向中原其他地区进取。当年,他出兵伐陈,次年入蔡。公元前489年,再次伐陈。公元前488年,向鲁征取百牢的献礼。公元前487年,助邾伐鲁。公元前486年,成邗沟,通江准,作北进的准备。公元前485年,联合鲁、邾、郯伐齐,从海道进兵。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军,不过却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又跟齐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县东北),与鲁联合败齐。

大败齐国这一年,夫差胜利归来,临朝升殿,吴国百官都来祝贺,伍子胥也来到朝堂,却一句话也不说。夫差嘲弄伍子胥说: “当初你反对我对齐国用兵,今天我军得胜而归,你却寸功未有,相国你羞愧不羞愧?"伍子胥答道: “战胜齐国只不过是小功,臣恐怕亡国大祸马上就要降临。”夫差生气地说:“很久不见相国,我觉得耳边十分清净,今日正高兴,你又来唠叨不休。"说完把头扭向一边,不再理伍子胥。

几天后,越王勾践亲自率人前来朝贺,并向吴国君臣赠送了重礼。夫差在文台上设酒款待勾践,他对站在一旁的吴、越大臣说: "君王不忘有功之臣,父亲不弃有力之子,现在太宰为我治军有功,寡人想将他封为上卿;越王归顺我,忠心耿耿,这一次又派兵为我国助战,我想再赐他些土地,让他扩充自己的国家,你们看如何?”群臣齐赞大王英明。只有伍子胥伏地大哭道: “可悲啊!忠臣被疑,小人得志,吴国将亡啊!吴国的宗庙将被毁掉!”

夫差拍案大怒: “你这个老家伙独断专权,是不是一心想将我们吴国毁掉?我看在你是先王老臣的份上,今天不杀你,你给我退下去,以后永远不许再上朝来见我!"

伍子胥绝望地叹道: “龙逄遇上夏桀,比干遇上商纣,忠臣被杀,昏君也不能苟延多久。臣这就与大王永别,不会再相见了。”说完走下文台。

夫差本来就余怒未消,一听他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纣,心里更恼怒了。这时,伯韶上前奏道: “臣听说伍相国在出使齐国之时,曾将其子伍封托给齐国大臣鲍息,改姓王孙氏。看来他早有反叛吴国之心,请大王明察。”


夫差想都没想,挥手派人将一把“属镂”宝剑赐给了伍子胥。伍子胥接剑在手,走下台阶,站在庭院里仰天长叹道: "天啊,天啊!从前先王不肯立你,全赖我力争,你才得以继位为王。后来,我为你东征西讨,破楚败越,使你威震诸侯。今天你不听我的忠言,反逼我自尽!我今日死去,明日越兵来到,你就要身死国亡!"说完这番话,他叮嘱身边的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都城东门,我要亲眼看着越兵攻入吴国。”言罢举剑自刎而亡。

使者取剑报告夫差,将伍子胥死前的话告诉了他。夫差亲自去察看尸体,命人将伍子胥人头割下来挂在城楼顶上,又下令把他的尸首包在皮革里投入江中,说道: “日月烤焦你的骨头,鱼龟吞食你的血肉,把你化骨扬灰,看你还能看到什么?”

伍子胥的尸身入水不沉,随波飘荡,掀起阵阵狂涛,当地百姓偷偷将尸身捞起,把它埋葬在吴山。吴国人同情他,在江边又给他修建了祠堂,因此,这个地方也叫胥山。

伍子胥死后不久,越王勾践率军攻破吴都,夫差自杀身亡。临死前白布蒙面,称愧对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