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百科 >

宋太宗为何要逼死侄子,诬陷弟弟谋反?最是无情帝王家

时间:2025-09-13 08:02:38


先来说说赵德昭和赵德芳的死因

公元979年,宋太宗率大军征战辽国,想收复幽云16州。然而,在争夺幽州的高粱河之战中惨败,溃不成军。宋太宗为了保命,急忙乘坐一辆驴车拼命逃走

赵德昭也参加了这次战役。高粱河战役失败的当天晚上,撤退的将士们不见了皇帝,猜想他可能被契丹人抓走了或被他们杀了,于是谣言在军中传播。

这时,有的将士还提议立赵德昭为皇帝。可是没过多久,赵光义又在军营中出现了。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无人敢再提及,但是赵光义肯定心里不高兴

大军班师回朝后,按照以前的做法参战的有功将士进行奖励,而赵光义却迟迟没有行动。

善良的赵德昭代表将士们向太宗反映此事,谁知赵光义却满脸不高兴,冷冷地说:“等你当了皇帝,你再奖赏他们也不算晚啊!”

这明显是话里有话。因为在古代专制社会里,皇帝说这样的话,相当于意指赵德昭想自立皇帝,犯了谋反之罪。这是要招来杀身之祸的。贵为皇帝侄子的赵德昭也不例外。

赵德昭听了宋太宗这么一说,害怕极了,但他有口难言,不知道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只能是不等他们动手,回到住处,自己动手割喉自杀而亡了。

事后,宋太宗又表现出非常惊奇和伤心,哭着说:“傻孩子,你怎么会走这一步啊。”但人们心里却明白,赵德昭的死跟赵光义脱不了干系,赵光义的痛哭流涕是在做表面文章。

赵德昭死时年仅29岁。两年之后,赵德昭的弟弟赵德芳,身体还没发现什么毛病,据说睡一觉,第二天就不再醒过来。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离开了人世。

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俩,就这样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了。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德芳的死也并不单纯,应该与宋太宗有关

接着再来说说赵廷美谋反之事

赵廷美赵匡胤、赵光义的弟弟。在宋太宗即位后,赵廷美被封为中书令、开封尹,拥有很高的地位。

982年,赵廷美却被人揭发蓄意谋反。根据揭发者所传言,赵廷美谋反证据确凿,还拿了他拟的两个发动政变,谋害太宗的方案为证。

赵光义得知这件事后,将赵廷美驱出朝廷,贬到西京洛阳。那些揭发的官员其实都是赵光义的亲信,他们却得到了重赏。

赵廷美被贬到洛阳后,赵普又捏造赵廷美与前任宰相卢多逊勾结,意图谋反的事实

结果赵光义削了赵廷美的官职,降级为涪陵县公,安置到偏僻的房州。赵廷美的家人都受到牵连,儿子、女儿、女婿都受到降级处分。赵廷美被贬到房州后,既气愤又恐惧,不久,忧郁而病终,年仅38岁

赵光义听说弟弟死了,在文武百官面前表现出悲伤难过的样子,并以隆重的礼仪安葬了他。

其实赵廷美没有谋反,所谓的谋反方案,根本就是赵光义幕后安排的

赵光义逼死侄子,诬陷弟弟谋反,这种无视亲情的不义行为,来自于他想垄断北宋皇位的私心。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的继承一般是按照“父死子继”的顺序。但在北宋初的皇位继承,却变成“兄终弟及”

宋太宗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了哥哥赵匡胤的皇位,况且赵匡胤暴毙而亡时,两个儿子都已成年。

因此赵光义皇位的得来,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现在先不去讨论他得位正不正,关键是他登基之后,还利用各种手段来铲除皇位的威胁者,以保证他的血脉后代能顺利继承皇位

宋太宗心里明白,对他的皇位存在威胁的不外乎是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还有弟弟赵廷美。

因为赵光义的皇位来自哥哥赵匡胤,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为此赵光义在亲信赵普的协助下,搞了一个关于杜太后的遗嘱,史称“昭宪顾命”。

其内容是宋太祖百年之后,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接着由赵光义传给赵廷美,然后再传给赵德昭。

赵光义当时为了得到皇位,没去先考虑那么多,弄了这样的盟约。现在坐稳来皇位,再来盘算一下,按这样的皇位继承方案,自己的子孙后代就难有机会成为皇帝了。

因此,赵光义自私之心在作怪,致使他不顾亲情,成为儿子继承皇位的绊脚石的两个侄子、一个弟弟除掉了